千山记_第169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69节 (第3/4页)

不得闲。”

    ??五皇子刚把李宇这不婚主义者劝得要大婚了,正是劝人上瘾的时候,劝李九江道,“天地君亲师,亲排师前,北岭先生一向宽厚,你先回家,北岭先生也不会怪你。何况,你回帝都总要多住几日,后儿再去拜见北岭先生也是一样的。”

    ??李九江不好驳五皇子,只得道,“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??结果,李九江办的事,真是叫五皇子无语。

    ??李九江的确是回家了,他一大早上掐着时辰去的永安侯府。

    ??啥时辰去的?

    ??早朝的时候……

    ??李九江过去侯府,他因战功得了个二品职,虽然做的是五皇子府属官的差使,却也是拿着二品俸禄的。侯府的管事不敢慢怠,恭恭敬敬的请他进去吃茶,倒是李九江听说永安侯上朝去了,茶也没吃,只略坐了片刻就起身走了。

    ??五皇子同谢莫如道,“你说九江,温雅如鹤的人,也能办出这样不靠谱的事来。”

    ??谢莫如道,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。像陛下这样的慈父,能有几人?”穆元帝别的不说,在父亲这个角色上还是十分尽职的。所以,五皇子对于父子的关系一向看重,五皇子是替李九江惋惜,“姑丈性子也不错的,九江是聪明人,缓和一二,并非难事。”

    ??“缓和什么?当初九江名不显时,谁来同他缓和?现下他功成名就熬出头,倒想缓和了?天底下没这样便宜的好事,有些事,错过就是错过。”谢莫如初有些激昂,后又缓和,最终转为淡淡,“事如此,人亦如此。”

    ??☆、第231章 有小唐欢乐多

    ??谢莫如从来不是圣人。

    ??她不是五皇子。

    ??五皇子少时只是不大受重视,穆元帝却从未忽视过他,应有的教育、地位,五皇子一样不缺。及至成年,随着五皇子展露头角与谢莫如刻意的劝导,五皇子与穆元帝的关系逐渐亲密。五皇子自己也很享受这样的父子关系,他一向以己度人,才劝李九江去永安侯府的。

    ??谢莫如对此却有不同看法,她当初劝五皇子亲近君父,那是因为五皇子他爹是皇帝。有个做皇帝的爹,不要说只是不够重视五皇子,就是从未重视过,为了以后的生活,也得同穆元帝搞好关系。永安侯当然也是朝中显贵,但永安侯还不够身份让李九江去和缓。

    ??世上的事,从来不是一是一二是二,清官更是难断家务事,但,如果有了不必违忤尊严的权力,何必再去对不想低头的人低头。

    ??再者,谢莫如有此言辞,未偿不是有感而发。

    ??五皇子虽然劝人劝上瘾,却也不笨,立刻想到妻子同岳家的关系,岳家与他倒是不错,当然,妻子对岳家也不错,该提携的提携,该照顾的照顾……想来,这也并不代表亲近吧。

    ??五皇子拍拍妻子的手,没再说什么。

    ??李九江自永安侯府出来后便去了北岭先生那里,李九江算是江北岭的记名弟子,主要是当年江北岭被请来帝都时,李九江需要借江北岭的名声来洗白自己,但李九江有才学也是真的,虽比不得江北岭这等大儒,也是一等一的才干。当年江北岭奉命建筑书楼,李九江便是其左膀右臂,这些年相处下来,二人还真有了些师生情分。

    ??江北岭笑,“我还以为短时间你回不了帝都。”

    ??“闽地港口建成,又赶上王妃生辰,这次回来,一则是向王爷禀明港口之事,二则可代闽地诸官为王妃贺寿,也算一举两得。”李九江提起红泥小火炉上的铜壶,烫杯之后,倒了两盏茶,双手捧予江北岭一盏,问,“先生这几年在帝都还好么?”

    ??江北岭较之三年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,只是年岁有了,两道眉尾垂下,更添了些岁月的宽厚与豁达,他笑,“我是做学问的人,能在此安安生生的做学问,求仁得仁,自然是好的。”

    ??“当年先生为王爷所荐的几位先生,于闽地传业授道,开启民智,颇受闽地百姓爱敬。王爷时时说起,治国治民,最需这般才德兼备的大儒。”江北岭能有今日今时之地位,哪怕一把年岁了,亦是明敏过人。听李九江这话,江北岭以为李九江是想让他再荐些人的,李九江却是未提,而是笑道,“王爷当年建港口之时就说了,待闽地财力宽裕,便会出资银两令各县兴建县学,说来惭愧,闽地穷困之地,就是州学也是王爷就藩后多加恩赏方有所改善,各县学荒废已久,许多百姓纵有求学之心,也只能去私塾念书。”

    ??江北岭能成就偌大名声,与他多年来在北岭一带几十年讲学授课相关。想一想孔圣人如何成为圣人的吧,不就是做老师做的么。

    ??江北岭这样的国朝大儒,对国朝教育自然深有感触,道,“自前朝末年,天下动荡,以至人心丧乱,刀戈四起,人们哪里还有向学之心。东穆立国起,也是外忧内患,近十几年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